您好!欢迎来到版权所有:响水零距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云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
服务热线:152-9539-1111
|

查看: 1898|回复: 1 [响水杂谈] 百岁老兵董九高 清明时节寄哀思

[复制链接]

6098

主题

18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030
发表于 昨天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各位牺牲的老战友,我今天来看望你们来了,我一肚子话儿要和你们说呀!……”草长莺飞四月天,清明怀思祭英魂。响水经济开发区金湾社区101岁新四军老战士董九高在三儿子董卫华陪同下,来到县烈士陵园,手捧鲜花,立正默哀,向烈士三鞠躬,内心充满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

董九高今年101岁,清瘦的脸上写满沧桑。个头不高,但腰板挺直,待人热情,说话直率,处处体现着军人的气质。他在纪念碑前,向随同的志愿者讲述当年新四军战斗生活情况时。不识字的老人家显得有些激动,思绪的闸门迅速打开,烽火岁月便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1925年,董九高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母亲去世早,家境贫穷,从小跟随父亲常年在外讨饭。1941年6月,14岁的董九高在要饭途中参加了新四军,入伍后不久便跟随新四军第三师22团抗日主力部队,在盐阜地区的射阳、滨海、阜宁、陈家港、老舍等地,多次打击日本鬼子和伪军,并参加了夺取淮安的战斗,19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9月,根据中央决定,新四军第三师和3个独立团共37000人,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和副师长刘震、洪学智率领下,进军东北,董九高随部队参加四平保卫战。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之间,是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又是粮谷集散地,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6年春节后,为了阻止国民党向北进犯,在师长黄克诚的带领下,董九高随新四军第三师22团,一起步行2个多月来到了四平。

1946年4月18日凌晨,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师向四平南部我军阵地发起正面进攻,四平保卫战打响,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奋起还击,到5月18日撤出阵地。在这一个月里,国民党军队曾连续9天攻城,猛烈的炮火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我军充分利用山头优越的防御工事,抓住时机进行反击。特别是4月25日的战斗,从凌晨战斗打响,激烈的争夺战一直持续到中午,敌军始终没有突破我军的防线。敌人更加气急败坏,不断地用坦克冲锋,用大炮、飞机轰炸。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敌人伤亡也很大,但阵地依然在我军手里。

敌人见大规模冲锋和小股部队轮番冲锋都不能奏效,不得不再度使用大炮向我军阵地狂轰滥炸。于是,几十门大炮向我军阵地实施地毯式轰炸。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我军毫不示弱,奋力反击。作为榴弹炮兵的董九高,在这次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伤2处,一处是他的右膀子关节下侧,被弹片撕下一块肉,骨头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战友见此情景,立马解开绷带帮他简易包扎,继续投入了战斗。另一处是一小块弹片戳在他右太阳穴下的颧骨上。说到这里,董九高开玩笑说:“穷小子命大福大,如再往上面一点,早就没有我的今天了”。就这样董九高一直坚持到这场战斗结束,才去营部卫生队包扎。营部马参谋长在查看伤员时,发现他伤势较重,便命令卫生员送他去部队后方医院住院治疗。董九高却说:“我伤势不重,我不去,我不离开部队。”马参谋长见他不肯,便从执勤战士手中拿来一支三八式步枪,很严肃地对他说:“董九高,你现在能把枪栓拉出来,你就不去,拉不出来,你必须得去”。董九高倔强地说:“拉就拉。”他忍着疼痛,强行去拉枪栓,平时看是一件太简单的操作,可是今天因伤势过重怎么拉也拉不动,只好服从命令,被强行送进齐齐哈尔部队医院住院治疗,待他伤愈出院后,四平保卫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

伤好归队后,董九高被调到东南军区军需部后勤运输连任副班长,在解放海南岛战斗中负责军需运输工作,1950年,因病复员回到家乡。

进入耄耋之年的董九高,享受政府补贴,因子女在外打工,一人独居生活。也许因为部队的锤炼,战争的考验,老人家除眼睛有轻度白内障外,身体还算健康,还能骑自行车上街转转。当我们问及对组织和政府有什么要求时,老人家笑着说:“感谢党和政府,每月4000多元的补贴,足够我生活需要了。” (刘汉民  汪正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152-9539-111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