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版权所有:响水零距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云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
服务热线:152-9539-1111
|

查看: 2118|回复: 2 [响水杂谈] 从模糊到鲜活!牺牲74年的响水吕恩覃烈士照片被修复(组图)

[复制链接]

6098

主题

18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030
发表于 昨天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a5cccb6b653749526a0fc5ce2c17829c.jpg

又是一年清明节,盐城市响水县的吕亮和往常一样,与家人一起祭拜自己的外公——吕恩覃烈士。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吕亮带上了一张通过AI修复后的外公肖像。
当先辈的容颜变得清晰,历史不再是单色的画卷。历史细节被修复得更加完整,英雄的故事也更加清晰。
a18cc16e400667252e039173d6ced187.jpg
隐秘而伟大战场上纵身一跃用身体护住伤员“我的外公吕恩覃,1914年出生于江苏响水,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文教科长、阜宁县二区区长、滨海县一区区长、滨海县副县长、滨海县县长等职。之前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之后,他相继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吕亮的记忆中,外公隐秘而伟大。
朝鲜战争爆发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吕恩覃跟随部队赴朝参战,担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第四分部21医院院长。在朝鲜战场上,吕恩覃带领医务人员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一次,他们从前线往后方运送一批伤员时,遇到敌机轰炸。他立即指挥医务人员和担架队员迅速将伤员抬到路边的小树林隐蔽。正当他抬起最后一副担架时,敌机俯冲而来,扔下炸弹。千钧一发之际,吕恩覃纵身一跃扑到担架上,用身体护住伤员,自己却身受重伤。1951年3月,战事吃紧,吕恩覃患上了斑疹伤寒,仍夜以继日地工作。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他的病情加重,在朝鲜朝惠地区不幸牺牲,时年37岁。
ba9044bd3e671413a8382d2d6233456e.jpg
1959年,为缅怀先烈,盐城市滨海县人民政府将吕恩覃烈士生前所在的双港公社“尚兴大队”命名为“恩覃大队”(今恩覃村)。
模糊的照片数十载未竟的家族夙愿虽然从小就知道外公的故事,但在吕亮的记忆中,外公的脸庞却是模糊的。多年来,家中只有一张小小的外公的黑白照片。而这张照片来源于吕恩覃烈士的姨表弟曹立荣。在淮海战役结束后的那年春天,曹立荣收到了吕恩覃寄来的这张戎装照。照片中的吕恩覃沉着稳重,透着浅浅的笑意。但随着时间推移,老照片逐渐残缺褪色。“修复照片一是母亲当时的心愿,还有一个是我们作为后人肯定想知道他当时的模样,多少年来都有这种想法。”
去年,当吕亮得知南京的小伙子居旭东通过AI修复了在河北省肃宁县发现的烈士遗骸手中紧握的女子肖像报道后,就联系到了居旭东。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帮助他修复外公的照片。
6fc55b2ba09adaa77cccf9ebc095d79b.jpg
收到照片后,居旭东首先了解了吕恩覃烈士的事迹。他怀着崇敬之心,根据吕亮的描述,推测了吕恩覃烈士在拍摄这张照片时的年龄和大致情境。
技术破茧AI重现英雄的“生命瞬间”“我们收到照片时,发现照片整体保存很好。需要处理的是相对模糊的面部和服装,并增添色彩。比如,烈士脸部的一侧因为当时照相打光的原因有些模糊,眉毛和眼睛也不是很清晰。”居旭东透露,而在修复照片时,最难的就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睑会随着年纪的变大逐渐下垂,而人在照相中的状态,其实通过眼睛、眼神也可以表现出来。我们也注意到,烈士的嘴角有些微微上扬,证明当时拍照时还是很愉快的。”考虑到吕恩覃烈士当时的工作经历 ,在处理脸部皮肤时,居旭东特意在皮肤的纹理上增加了一些斑驳感。
而让吕亮感到惊喜的,则是外公军装左侧“中国人民解放军”标识下的一枚徽章。多年来,吕亮和家人们一直以为那只是口袋上的一枚纽扣。但居旭东告诉他,这枚“扣子”上隐约能看到有两物交叉的图形,根据以前的修复经验,这很有可能是一枚淮海战役纪念章。
a442a86c94382465c7d26a58d91feae3.jpg
“我们也想到,外公的确是参加过淮海战役,而这枚纪念章正好也与当年曹立荣收到照片的时间吻合。”吕亮说道。在查阅资料和图片对比后,最终,证实了居旭东的想法。
吕亮一直记得,当收到居旭东发来的吕恩覃烈士彩色照片的情景:“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见到外公的面庞,遗憾的是,我的父母前几年都去世了。相信他们得知外公的照片被修复后,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而我的二姨看到父亲的照片后,激动地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这个清明节,修复后的吕恩覃烈士照片,已经替换了吕恩覃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内他褪色泛白的老照片,更多人会看到烈士清晰的容颜,了解当年的事迹。
在对他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1950年11月23日,在上海真如火车站,吕恩覃对从常熟赶来为他送行的同事韩培信说:“过去是党的教育培养使我脱胎换骨,现在,该是我用生命来保卫党和祖国的时候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沈蕾/文 高鑫/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152-9539-111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