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你一定也注意到了这样几个名字:徐辉、厉恩伟、章良志、司元羽、时席席、袁剑雄。 这场对抗疫情的无声之战中,他们是江苏失去的6位英雄儿女。 他们中有医务工作者、有民辅警、也有基层干部...... 他们中有连续18天投入工作,始终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的白衣天使;有放弃休假主动请战的90后辅警;有连续奋战16天后牺牲在抗疫一线的交警...... 他们也是妻子、母亲、丈夫、爸爸,也有珍爱的家人、朋友、战友。 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不是心中无畏,只因心系责任。 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城市的安全,他们以生命践行了使命! 徐辉 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4月生,生前系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医院新冠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防治工作小组组长。 “这就是打仗,和病毒战斗、和时间赛跑,跑赢了,我们就能挽救更多生命、获得更多安全。”——徐辉 披星戴月,只因心中敬佑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应对疫情,南京市中医院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治指挥部,由分管门诊部、药学部、感染管理科、城南分院以及内科临床科室的副院长徐辉担任指挥部副组长、防治工作小组组长。 全心沉浸、坚持一线。“这时候就是打仗,打仗时,我们要带头,我们在一线,大家才更有章法、更有信心。”南京市中医院医务处主任高飞记得,徐辉这样为工作组的成员鼓劲。 连续18天,她没日没夜,她全心投入。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医疗队伍、设置隔离病房和医护人员休息区、筹集防控物资……不是研究防控工作,就是在急诊、门诊一线巡查。 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赵国梁是后勤保障组组长,和徐辉天天战斗在一起。“从参加会议到安排具体工作,从制定防控方案到组建医疗专家队伍,从设置隔离病房到筹集防控物资,她没有休息一天,没有按时吃一顿饭,没有睡一个安稳觉,始终处于24小时在线的待命状态。”赵国梁哽咽着回忆。 18天里,徐辉和高飞的微信和电话每天从早到晚,就在她去世前一天,2月6日晚7点半,徐辉还和高飞通电话,商议医院管理中的新问题。没想到,当晚徐辉就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 2月7日凌晨零点03分,医院抢救室内没有出现奇迹。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和防控工作小组组长徐辉同志走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连续奋战18天,她积劳成疾不幸去世。 51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停止在疫情防控的战场,停止于从医近30年的特殊春天。2001年10月入党,这位沉静的白衣战士,用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2月1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追授徐辉同志“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徐辉同志学习。 厉恩伟 男,汉族,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徐州市铜山区利国水利站党支部书记,主持利国水利站全面工作,铜山区利国镇利国村驻队干部。2020年2月6日,厉恩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源性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4岁。 “我年轻,又是党员,没事!”——厉恩伟 没有惊天动地,同样温暖人心 “1.26,镇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路口防控,调查武汉接触人员。”这是大年初二,厉恩伟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话。就是那天开始,厉恩伟走上防疫最前线。这本他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下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利国村蔡山卡口,是厉恩伟最后战斗的地方。“乡村防控压力大,他熬得不轻,每天忙十五六个小时。”在蔡山卡口板房内,利国村干部、卡口负责人单超回忆着与厉恩伟共同值守的点滴。 利国村与山东搭接,人员往来密集,担负起为徐州乃至江苏“守门”的重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村里设置5个卡口,24小时派人值守,劝阻外来人员进入。而紧邻省界的蔡山卡口,成了重中之重。 厉恩伟在全村巡视外,重点到蔡山卡口蹲守。大家曾劝他,“你看看就行了。”厉恩伟却说:“我年轻,又是党员,没事!”大家更没想到,别人都是“三班倒”,他却坚持“三班到”,一守就到大半夜。 厉恩伟和村干部的付出,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利国村被隔离的32名群众,已全部顺利通过隔离期。可惜,厉恩伟看不到这些了。 作为地道的利国人和有28年工龄的水利人,利国的一条条沟河、一座座桥涵、一块块农田,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要不是厉站长,我这承包地的活儿,早就干不下去了。”望着家里的1400多亩地,种植大户李成礼重复着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 改造农田,让农户旱涝保收;改造水管,让村里1300多户村民不花一分钱,吃上放心的自来水。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这些发生在厉恩伟的事都是小事,没有惊天动地,同样温暖人心。 特殊时期没有追悼会,很多乡亲想见厉恩伟最后一面的心愿没有完成。有人在网上发文纪念,一天内收到10万人送“花”表达哀思。在厉恩伟去世后,蔡山卡口接连收到村民捐赠的物资,一包口罩、一箱方便面……很多人放下东西,不忘给值守人员说一句:辛苦了。 13日晚上8点多的蔡山卡口,昏暗的乡间小道笔直的伸向远方,少有车辆和人员来往,只有卡口处一直亮着耀眼的光。一个个值守人员站在那里,就像卡口上的标语写得那样:学习厉恩伟同志“疫情不退我不退”! 章良志 章良志,男,汉族,1994年5月出生,共青团员,生前系沛县公安局五段派出所辅警。2020年2月1日凌晨,章良志在执行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身体突感不适倒在了防控一线,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26岁。 “弟弟,你靠后,让我上!”——章良志 照顾好所有人,却忘了好好照顾自己 “良志,我们的好兄弟,你在那边还好吧?天堂没有疫情,你太累了,可以歇一歇了。”近日,因为思念战友,徐州市沛县公安局五段派出所辅警籍昂,给逝去的战友章良志写了一份信。 时间拨回到2月1日,大年初八。这一天,沛县公安局五段派出所辅警章良志,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 章良志生命的最后几天,几乎都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 1月31日,大年初七,章良志和往常一样,在疫情临时卡口工作到晚上11点多回所休息。次日凌晨,他突感身体不适,虽经医护人员奋力救护,再也没有醒来。 大年三十,章良志说要回派出所上班的时候,母亲刘巧连以为,这次也不过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加班,临上班前,章良志把家里所有事情都安顿好。 他把母亲安顿到父亲上班的单位,让两位老人互相照应。把妻子马明月和两岁的女儿善熙送到丈母娘家,并跟他们约定好,疫情一结束,就来接她们母女。 1月31日,马明月发了一张章良志戴着口罩在卡口执勤的照片,照片里可以看到太阳才刚刚升起,天还未大亮。她配文:“超辛苦的。”2月1日凌晨,马明月等来一个不敢相信的噩耗——章良志,走了。 “弟弟,你往后站,让我上。”在籍昂印象中,这是章良志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俩关系最好,他一直把我当成亲弟弟一样看待。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做疫情信息排查工作,偶尔会遇到不配合和阻拦,他总是叫我往后站。”籍昂说,自己只比章良志小半年,但他却总处处都想护着他。 (章良志的女儿给他发的语音留言) “你为什么总让我躲后面,是不是怀疑我的能力?”籍昂有时也开着玩笑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我结过婚,有孩子了。”章良志一句话堵得籍昂无法反驳。 “他走之前,连续值守了两天,不是不能休息,而是憋着一股劲,这孩子天生就有股战斗到底的韧劲。”提起章良志,五段派出所所长曹沛生很是痛心。 “镇上所有人员进出,必须经过我们西卡口,过年头几天人流量、车流量都还很大,经常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休息。”回忆起和章良志并肩作战的最后那几天,籍昂告诉记者,面对比较大的排查工作量,他们几乎忙到没有时间喝水,有时候晚上还要留宿在卡口上搭的临时帐篷里。 “执勤路上,良志哥跟我说,等这次疫情过去,他就要个二胎,他是独生子,总说不能让女儿感到孤单。”籍昂哽咽道。 “良志兄弟,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你没完成的任务,我们一定会替你完成。”兄弟走后,这是章良志的战友们共同的信念。 司元羽 男,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泉山区人,一级警督警衔,生前系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堡公安检查站一中队指导员。 “咱们能做的,就是把身后这座城守好”——司元羽 “国家有难,我将临危而上” “三堡党支部:我叫司元羽,我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我将临危而上,勇践使命!”这是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导员司元羽在请战书上留下的坚定文字。 堡公安检查站地处G30连霍高速苏皖省界处,是守护江苏的“北大门”。1月28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徐州市在这里设置疫情检查站,并成立“党员突击队”。就在当天,司元羽递交了请战书。 2月10日中午,湖北鹤翔物流公司驾驶员李建武驾驶一辆30吨的槽罐车前往江苏新沂市,运送一批医用酒精回武汉,途经三堡公安检查站时,一中队指导员司元羽为他做疫情检查。得知李建武和同车人员李振中没有防护服,司元羽就把上级发给他的防护镜和执勤时用的两套一次性防护服送给他们,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以后只要有困难,会尽力给予帮助。 没想到,仅仅两天,司元羽连续奋战在防疫检查一线16天后,就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7岁。 从疫情检查站设立到司元羽殉职,前后16天,他只回过一次家,拿些换洗衣服又来了。同事们收拾司元羽的遗物时,发现他宿舍里留有一张准备回家出入社区的证明,落款日期是2月11日,遗憾的是,这张证明他没用上。 “值夜班的时候,一刻都不能闭眼瞌睡,大家担心司元羽的身体吃不消,可他再三坚持,说他壮得像头牛,扛得住。”三堡公安检查站一中队中队长纪峰红着眼眶说,“司指导员连值了6个夜班,我们实在不忍心,就不让他再值了,可能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严重透支了。” 同事刘志强回忆,2月11日早上8点,他和司元羽一起来到疫情检查卡口。当天是企业复工第一天,返程人流量很大,中午11点多后,卡口来了很多超宽的车,管制摆放的锥筒有些窄,这些车不好走,司元羽就弯着腰,把1.2公里长的锥筒,一个个给挪开。 “可惜咱们不能去武汉,咱们能做的,就是把身后这座城守好。”2月10日,司元羽在帮助完李师傅后,曾这样感慨。 时席席 男,江苏铜山人,1990年8月9日出生,2011年12月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生前系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分局巡特警大队辅警。 “既然我从事这个工作,再危险也要上!”——时席席 冲在‘疫’线,守好巡区责任田 2020年春节期间,时席席放弃与父母、妻女团圆的时间,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连续奋战17天。 (图为时席席和同事们一起在工作。徐州市公安局供图) “加入处突队,就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危险加大了,但既然我从事这个工作,再危险也要上!”1月25日年初二,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时席席原本在巡逻组,他主动找到领导,要求加入抗击疫情处突队。从这天起,他吃住在大队,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2月11日晚9时45分,执行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时席席在宿舍内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 人生最后的时光,时席席的身影在万达广场、在农贸市场、在小区周边、在演练现场,但唯独不在家人的视线里。 “我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我这块平安了,就是为铜山的平安做贡献。”在时席席抗“疫”的17天里,白班,他每天要在巡区巡逻10次,每次5公里;夜班,也要巡逻7次。 2月11日晚11时许,当接到儿子时席席“正在抢救”的电话时,父亲时卫东正在铜山分局郑集派出所一线卡点执勤,匆匆赶到40公里外的铜山区中医院,见到儿子的一刻他当场晕了过去。父亲是派出所辅警,儿子是巡特警队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却再也没能相聚。 “自从参加了工作,他就没有了家!”时卫东跺着脚说。对儿子的心疼、不舍,甚至是“恨”,都在这一句话里。自2014年春节至今,一家人已经6年没能在一起吃年夜饭了。 袁剑雄 男,1986年10月生,2005年9月至2020年2月14日在南京市公安局高淳分局淳溪派出所从事辅警工作。 “有什么能做的,交给我!”——袁剑雄 连续作战18天,他倒在工作岗位上 连续工作18天,南京市公安局高淳分局淳溪派出所辅警袁剑雄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倒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在辅警岗位上,袁剑雄一干就是15年。今年春节期间,淳溪派出所本来安排他在除夕、年初一两天值班,负责排查薛城、花奔两个社区的烟花禁放情况,年初二起就可休假。可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派出所人手严重紧缺,民警孔华兴不得已联系袁剑雄,他立即取消休假计划。 在防控疫情一线,袁剑雄除了参加卡口执勤,还协助民警负责检查建筑工地、企业等的防疫工作。值班期间,他还和同事在花奔旧货市场登记并实施隔离“两返”及其接触人员53人。此外,袁剑雄还劝导一名与疫情确诊人员有密切接触的居民前往集中隔离点隔离。 10日,袁剑雄在薛城防洪埂卡口执勤。11日下午,他感到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当晚出现呼吸困难,随即入院治疗,医院诊断,袁剑雄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14日上午,袁剑雄经抢救无效去世。 “加班过程中,他说过身体不舒服,没想到就这样走了。”淳溪派出所民警孔华兴回忆起当时情景,几度哽咽。 遇到紧急事情,袁剑雄总是冲锋在前。去年11月11日,淳溪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淳溪街道太安路三达制衣对面的田里有树木着火,袁剑雄立即跟随民警彭金毅出警,并通知消防队。袁剑雄二人到达着火点时,发现田里燃起大火,立即用树枝扑火,同时和周围百姓打水灭火,被评为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今年2月7日,袁剑雄刚刚郑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生前的最大心愿!”袁剑雄的舅舅赵士香说,“平时工作,他就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防控疫情的非常时期,他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一直坚守岗位,身体不舒服也没叫一声苦,说一声累。” 15日,南京市高淳区委、区政府追授袁剑雄“高淳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工作者”称号。 整合:林元沁 王紫荆 通讯员:苏宫新 宁公宣 徐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