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学荣
黄圩,清代属安东县管辖,民国初年,属涟水县管辖,抗日战争期间才有涟东县叁区黄圩乡的名称见于文件,所以黄圩的民间传说仍有许多和涟水有关。
黄圩著名的神仙,当然是神仙中的老大张百忍了,其次就是他的本家张邋遢,张邋遢名字不详,邋遢在黄圩话中,是指不卫生,脏兮兮的意思。
话说张邋遢早年父母双亡,和哥哥张大郎相依为命,奈邋遢不务正业,不好好种田为生,脏兮兮的他偏要去学习神仙之术,希求得道成仙,白日飞升。
胞兄张大郎老实务农,娶妻生子,而邋遢一直单身,没有婚配也无姑娘愿意嫁给他,所以人过中年,仍一事无成。
因闻黄圩的张氏家族中出了个名人张百忍,依靠裙带关系投靠娘舅姜子牙,被封了个玉皇大帝,是个最大的神仙,所以张邋遢沒事就去走走本家的门子,希望玉帝看在五百年前曾是一家人的情份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心诚则灵,经百般巴结,感动玉皇大帝,看在本家这小子心诚且会献殷勤的份上,封了个散仙给张邋遢,使其得以白日飞升,位列仙班。
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张邋遢做了神仙,就想回老家唐集(黄圩西南边)去显摆一下,谁知到了涟水城时,偶尔看见有姑嫂二人在比赛砌宝塔,标准是需要一夜而成,鸡鸣停工,完工者胜。张邋遢遂驻足观看,负责建“妙通塔”的小姑子无琐事烦身,能心无挂碍的建塔,而其嫂子则要抽空给孩子喂奶,不能专心工作。小姑子见自己的妙通塔已建成,回头看负责建造“月塔”的嫂子因为喂奶,耽误了点时间,尚有一砖未完。小姑子害怕打成平手,张口学鸡鸣,引发涟水全城的公鸡都叫了起来,嫂子愿赌服输,停工不干。这就是涟水有名的 “姐妹双塔”(史载妙通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即1123年)。 张邋遢有感于建设月塔的嫂子精神可嘉且不耻于她小姑子的行为,不愿月塔和妙通塔并列,所以用大麦糠搓成了绳子,一夜之间把月塔拉到了自己老家,即现在的涟水县唐集镇月塔村这个地方。笔者小时去那里看过月塔,这塔顶有一角确是少了一块砖头没砌,基础一侧的砖头似乎也被人为破坏,有点小倾斜,传说是因张邋遢拉塔时用力不均所致。但其倾斜程度和意大利有名的比萨斜塔相比,还算是周正的。
张邋遢回到家中,发现胞兄张大郎己死,家中只剩寡嫂和侄辈苦度日月,有感胞兄对自己幼小时有恩,思度寡嫂及侄儿侄女同上天庭享福。
已到饭时,寡嫂家无隔宿之粮,甚感难以为情,无法招待久未回老家的小叔子一餐饭,张邋遢说:“没关系,我有办法做饭。”随后一人进了破旧的厨房做饭去了。
寡嫂奇怪,小叔子有何本领做无米之炊,就在破厨房外的缝隙向里张望,只见张邋遢已经烧好一大锅开水,正在锅口上面使劲地擤鼻涕,鼻涕下了锅,立即变成了面条,寡嫂吓得立即躲开。 张邋遢下好面条,走到外边,对寡嫂和侄儿侄女说:“你们进去吃饭吧。”自己则抽身上天等着她们吃完后一同飞升。
寡嫂已经见到小叔子的面条是脏兮兮的鼻涕下成的,这种面条如何能吃?所以也不顾儿女如何哭闹要吃,立即全部倒进猪食桶里,放到外边喂猪去了。
闻到面条香味,不但猪儿胃口大开,连家中的鸡鸭猫狗也一齐到猪食桶里抢食吃。
吃光猪食桶中的面条,站在空中的张邋遢长叹一声,带着一队鸡犬猫猪上天去了。
从此传下一句名言,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雪山飞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