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元年,太平军切断了清廷运河漕运,上海到山东、京都货物,不得不走外海经响水口中转,使响水口更加繁荣。由于该镇人当时消防意识淡薄,时常发生火灾。人们为了防火,听信地理先生的指使,在镇中南大街东,聚兴巷北,虹桥港南的镇中最高点,树立起一根十丈多高的高杆,上面穿悬—条铜丝扎成的可测风向、风态、风速“饿鳌鱼”,成为当时响水口标志性建筑物、人文第一景观。这虽不能镇火,却对救火工作起到指示作用,附近二三十里外就能望见。 随着外国资本的输入,外国宗教也传入了响水口,美国传教士米德安牧师也在苏大塘南边建立了基督教堂,开始传教。 北大街延伸到东头,被通入苏大塘的港汊所阻,为了控制苏大塘吃水不被灌河咸水流入和方便上街行人,响水人便在这港汊上造了—座闸桥,桥成路通,命名为“得路桥”,是至今尚存的唯一古桥。建造年月无所查考,桥下的沟便称为“得路沟”。 北大桥建成,紧接着又在民便河西灌河南岸建造三千吨级洋码头一座,长22米,宽3.7米。同时在码头南边偏西建造成一幢3000平方米的大仓库。库形为两幢并联结构,中间设支柱。用红砖瓦砌成,当时洋瓦颇为稀奇,称之曰“洋瓦房”或“红瓦房”。码头上有装卸工(箩行)一千多人,日吐量达万包。 北大桥南民便河上五十多米处又有一座简易平木桥,比北大桥要低小一些,人称中大桥。再南,在原人民桥身下,最初只有一四管木,日本人占据响水时,“虾民”小队长下令改建一能行汽车的“虾民桥”,日寇投降后刷去“虾”字改为“新民桥”,响水建县后改建为水泥桥——“人民桥”。 此外得路桥东有座天后宫,供奉护航女神天妃塑像,原为渔民出海祭祀求福之处。抗战前在这里创办最早的响水口私立商业初级中学,是响水口最早的一所职业中学,又是响水地区共产党地下党员聚集发动学生运动的根据地,《红日》作者吴强以及安其生、恽逸群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校教过书。 1939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日寇侵占响水口,日商开设了“雪陵”、“三共”、“三井”、“共进”、“小田”、“大龙”、“小林”等七个集团型洋行和70多家日商行,建立了田中汽车站,造了“虾民桥”,日货充斥市场,强行收购粮、棉花、油料充作军需,扼杀了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伪化的虚假繁荣,直到日寇投降才告结束。 解放以后,响水口划归滨海县,后又划为灌南县,经济稍有复苏。1966年建县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响水口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往日的响水古街已成偏僻的角落,通榆河的开发,使得县城的旧街道大多不复存在。今日的响水县城城区面积已扩大若干倍,并形成了以双园路、灌河路为主的6横3纵的道路格局,纵横境内的204国道,已成为县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把响水县城装扮得更加美丽多姿。相信,不久的将来,具有水绿特色的海滨工商业城市将屹立在黄海之滨、灌河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