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春天就在这里打工,到下霜才结束,一年要做200多天,到现在已赚了近两万块钱。”10月14日,在位于双港镇洪南村境内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村民潘子建如是说。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西兰花、中药材、浅水藕、经济林果和有机大米等主导产业,持续推进产业富民,致力实施乡村振兴,使农民实现持续增收,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全县乡村处处呈现出乡野田畴今胜昔、醉人美景入画来的胜境。
近年来,我县以打造农业园区为引领,着力推进产业富民。举全县之力,引进了大地九丰现代农业项目,打造苏北农旅融合样板,成功带动周边上万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增收。人均日劳务收入75元以上,年务工达200天以上。以南河为主要生产基地,示范带动陈家港、双港、老舍和小尖等镇区的西兰花产业长足发展,达到脱贫一大片的效果。
为扶持这项产业健康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的国家级推广研究员孙国跃,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西兰花品种选择、茬口套种,为种植户找到了最佳的种植方案。该局还积极发挥主管局的重要作用,上下努力争取产业帮扶项目入驻,助推富民产业步伐加快,速度提升。从2017年以来,该局已争取到产业帮扶项目16个,资金达4000多万元。同时,各镇区也根据本地实际,针对区域特点,寻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项目。如大有镇的有机大米、七套的中药材与十里桃花的农旅融合项目,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也给周边农民娱乐、休闲提供了好去处。运河镇的大葱基地成功转型,发展菊花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同时,该镇还在中山河边的伏兴、二套、三套、大通等村境内,倾力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全部实施后,将成为全县产业富民的新标杆。 据了解,全县12个镇区中,有一半的产业基地规模超万亩,千亩以上的产业基地有近30个。新组建的40多个农业合作组织,带动富民产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我们的合作社,是11年前创办的。当时注册资金只有35万元,最值钱的是两台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和3台靖江产50马力大拖拉机。近年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范围放宽,加上县财政配套,如今我们合作社已拥有日烘干能力达30吨的粮食烘干线一套,130马力以上大拖拉机15台,无人植保机4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套,总资产近千万元。”响水县宝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怀兵介绍说。
随着新兴富民产业的发展,我县的农机新产品、新装备在服务富民产业中,真正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西兰花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但播种育苗、定植移栽、成熟采收等环节,还是靠人工。县农机推广站多次邀请省农机专家来我县实地调研指导,推广实用实惠的蔬菜微型生产机械。仅今年5-8月份,南京专家就先后两次来我县调研国产毛豆收获机的使用情况。7、8月间,又组织浙江、安徽、山东和本省多家果蔬机械生产厂家,带着西兰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样机,在南河镇的上王村田间,进行西兰花机械化整地、起垄、定植以及机械化植保、采收等,令现场参观者眼界大开;有的种植户当场就签订了购买机械的意向性协议。据了解,去年我县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验收。今年,县农机推广部门集中精力,全力推广与富民产业配套的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出效益。
曾几何时,人们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为改善住房条件的理想和奢望。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各镇区全面铺开,如火如荼。建成的新型社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真正如诗如画般美丽。
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新型社区,是全县最早动工建设的,设计新颖的别墅群,吸引了多少过往行人的眼球。随后,小尖镇平湖村、黄圩镇云彩村、运河镇三套村等镇区的新型社区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尖镇平湖村,是全县首家整村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村。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配置“四高”标准,首期总建筑面积31556平方米,建设68栋联排式联栋别墅。老舍中心社区新舍村利用盐青高铁“响水县站”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面积达40482平米,绿化率达35%,安置260户居民。其中,“四类人员”101户,明年3月底交付使用,被群众称为“高铁新城”。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放眼硕果累累的田野,近观如诗如画的大美乡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社区新城、一个个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一株株点缀在社区里的花草树木,像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秋日的阳光里,越发显得婀娜多姿,美丽动人……
|